本市殡葬领域启动专项整治行动。本市将加大殡葬服务价格制定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减轻不合理丧葬负担,对各种违规建设销售超标准墓穴、天价墓、活人墓,炒买炒卖等问题进行认真查处,并与民政等部门一起对整改情况进行联合督查评估。
私人定制墓地、几百万家庭墓地属违规
今年清明节期间,媒体走访报道,一些墓地面积严重超标;有的推出私人定制墓地,面积、景观、风水等都是高端的;有的动辄几百万的家庭墓地,这些都是严重违反《殡葬管理条例》;有的墓地捂盘惜售、分批放盘,每年价格涨幅超过20%;有的把延伸性服务和基本服务捆绑消费,群众在不知情、不情愿的情况下就被“高价服务”了;有的医院太平间对外承包,遗体存放要花几万块;有的中介借机敛财,利用逝者亲属被动、无助的心理强推一条龙服务,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每年死亡人口近1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死亡人口也在加速,安葬问题也是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问题。有的公墓建造大墓、豪华墓、公墓石化、硬化,墓穴、墓位超标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白色环境污染,对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今年6月29日,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北京市民政局对全市的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部署,同时,12个委办局也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提出了“8+5”共13条重点整治内容,特别是对违规建墓、豪华墓、天价墓,医院太平间,殡葬中介服务和丧葬用品市场混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问题进行整治。
北京殡葬服务收费只减不增 实行价格公示
北京市殡葬协会会长王占勇表示,要加强协会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引导殡葬服务单位公开透明、诚信经营。按照“做公益,保基本”的原则,对7项基本殡葬服务(即本市户籍在京亡故居民遗体接运、暂存、一般整容、告别、火化、骨灰寄存、生态葬)实行免费,实现基本殡葬服务人人共享。同时,按照“服务项目只增不减”的原则,开展“N+”惠民活动,每个会员单位在原有惠民措施上再推出一项或多项免费或减费活动。
按照“服务收费只减不增”的原则,严格执行价格管理有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菜单式服务,不搞价格欺诈、以次充好、价格垄断、捆绑收费、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政府定价项目的殡葬服务项目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未纳入政府定价项目的殡葬服务项目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实行价格公示制度,规范殡葬收费行为, 延伸性服务必须建立服务项目描述、价目清单和协议文本,进行公示。
此外,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文明新风尚;倡导骨灰立体葬、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自然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葬式;倡导对墓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结合墓园特点开展“一园一品”建设,争取最大限度达到“有墓不见墓、墓园变公园”的效果等。
运用“互联网+殡葬”的信息化技术,发挥“八宝山在线”的网络智慧平台作用,8月18日正式运行直呼电话和微信公众号。建立起涵盖咨询、投诉、心灵抚慰、服务质量回访与监控、满意度调查等功能的 4000-883-883客服平台。
158辆殡仪车信息9月初要全部公示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陈谊在会上表示,目前全市12家殡仪馆共有158辆殡仪车辆,此前曾要求全部统一标识,已经有92辆殡仪车完成了喷涂工作,但仍有66辆车没完成。因有的是以前采购的老车,有的是新车,因此市民政局给了一个过渡时期政策,采取“老车老办法,新车新办法”。
陈谊表示,对于以前采购的老车,给予这部分车辆以过渡办法,不再喷涂其他颜色,而是基于本色,统一喷涂殡葬标识、殡仪馆所属单位、公开服务电话、车辆编号信息。新车采用新办法,全部统一进行喷涂,并规范车辆性质。
“今后任何殡仪馆采购殡仪车辆,必须是殡葬专用车,不再允许采购专用车以外的车辆,以保证其合法性。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就算是殡仪馆采购的,也要按照非法殡仪车予以处置,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陈谊要求各相关单位回去之后抓紧做好喷涂工作,今年9月份起,多部门将针对非法殡仪车开展联合执法,将持续两到三个月时间。在9月初,全市158辆合法殡仪车的信息要向社会公布,同时广泛发动全社会检举举报非法殡仪车辆,一旦发现问题将从严处置。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责任编辑:周经韬(EN069)本文内容来源于企鹅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